在位于北京的国家植物园(北园)科普馆中,一场特殊的植物科普展正在进行。展厅内呈现的不是鲜活植株,而是一幅幅精美生动的绘画作品。这是广州华南国家植物园与国家植物园联合策划的“芳华永恒——南北国家植物园画家笔下的珍奇植物科普展”,展出来自余峰、刘运笑、李爱莉、覃舒婕4位画家的作品。展览中,珍稀濒危、奇异美丽的植物在画家笔下被完美复刻,在画布上舒展着独具特色的魅力。
步入展厅,由华南国家植物园植物科学画画家余峰绘制的《杜鹃红山茶》是本次展览的重点展品之一。画面上,形似山茶的红色花朵大而艳丽,形似杜鹃的革质叶片边缘光滑,正面浓绿色泛着光泽,背面则覆盖白霜,画面一角还专门单独绘制了花瓣和花蕊的形态,以便观众精准了解植物的全貌。
伴随着讲解,中国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杜鹃红山茶的故事被娓娓道来。杜鹃红山茶野生种群数量稀少,上世纪80年代被中国植物学家卫兆芬教授首次发现并命名、发表。这是目前所发现的山茶属280多个原种中唯一可以月月开花的物种,弥补了山茶属夏季和秋季不开花的空白,为培育四季开花型茶花提供了重要种质资源。
然而,由于生境愈加恶劣、人为破坏和自身异花传粉繁殖难度大等多方面原因,野生杜鹃红山茶一度濒危。于是,科研人员经过严谨的调查研究,通过“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回归—商品化生产”综合性保育体系,建立遗传多样性资源圃,繁殖大量苗木用于野外回归,扩大生长区域,避免未来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时,原产地的野生植株可能因不适应而灭亡的情况。与此同时,利用嫁接、扦插、组织培养等方式规模化生产苗木供应市场,促进杜鹃红山茶的保护和利用。
如今,植株美观、四季开花的杜鹃红山茶已是园艺界的宠儿,成为南方园林中的常客。人们还利用它独有的四季开花的基因,培育了多种四季茶花品种,广泛栽植于园艺观赏。在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曾经“藏在深山”的国宝植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图画展示是公众容易接受且拓展科学认知的第一步。”策展人谭如冰介绍说。中国地域辽阔、山川纵横,植物种类丰富,通过画家精准描绘珍稀濒危植物的生活状态、生长规律与形态特征,跨越时空地将它们描绘在画纸上,有助于让更多人了解这些珍贵的植物并唤起人类对于植物和大自然的热爱。
有了越来越先进的摄影技术,“植物科学画”还有毫无意义?这或许是很多人的疑惑。但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摄影拍摄到的往往是植物的某个瞬间或一个侧面,但植物科学画却能够在一个画面上同时呈现出植物的所有关键特征,这一点无法被摄影所取代。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植物科学画对于准确性的要求很高,不仅要保证植物的不同部分严格按照比例如实绘制,还要求画家以构图巧思保证整体画面的美观和平衡。因此,画家需要在仔仔细细地观察的基础上深入阅读文献资料,了解这种植物的生活习性、生长环境,与相近种作对比与区分。
20多年前,年轻的刘运笑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后,进入华南植物园(现华南国家植物园)工作。国画专业出身的她有着不错的白描功底,但刚开始接手植物科学画工作时,不少特殊之处依然让她感到有些“懵”。
对植物科学画画家来说,难的往往是从标本“复原”。很多时候,植物学家在野外采集到的植物,等送到植物科学画画家手中已经是干瘪的标本——植物失去了原本绚烂的色彩,花朵叶片都被压得“粘”在一起,想象它原本鲜活的模样并不容易。
刘运笑介绍,拿到干标本后,画家通常会先采一朵花或一颗果用水煮,使其恢复舒展。由于植物科学画需要展示细节解剖图,因此画家不仅要持画笔,还要善用解剖刀,把植株解剖后放到显微镜下,仔仔细细地观察花丝、花梗、子房等结构。
植物哪里有托叶和腺点,长的是刺毛还是茸毛,植物的叶柄、花朵的柱头和花药等有多长,是否有特殊结构……一个个看似枯燥的专业术语,正是让植物从看似不起眼的标本,重新在画家笔下变得丰盈的关键。
回顾中国近代植物科学画的发展历史,《中国植物志》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大规模绘制植物科学画是为编纂《中国植物志》而生的,这项提出于上世纪30年代、工作延续到2004年的植物“人口普查”为中国植物学界贡献了160多名植物科学画画家。他们绘制了3万多种植物,完成了这部植物学巨著。但随着《中国植物志》的完成,他们或转行、或退休,如今专职的植物科学画画家估计不到10人。
然而,这并不代表植物科学画的凋零。现在依然也有不少爱好者和“新生力量”在关注植物科学画。
参展的90后画家覃舒婕本职工作是国家植物园的科普讲师。“最开始我只是想要记录下身边这些植物的变化。”她谈起自己开始接触植物科学画的契机时说,“后来发现,绘制植物科学画不仅让我增进了对于植物的了解,画出的植物也更直观,有助于科普工作的开展。”
为了更精准地描绘植物,覃舒婕通常会先将所要绘制的植物进行拍摄,然后再对着照片一点点观察、确认其植物学特征并完成绘制,并且要尽可能排除外因和植物个体差异导致的特殊性状,寻找到所绘植物特征的“最大公约数”。完成这样一幅画,要消耗她一个多月的时间。然后,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她对所绘的植物有了更细致、更生动的认知和了解。
覃舒婕还分享了一次“返工”的经历。“不同于静物描绘,植物是有生命的,在不同时间点观察到的植物形态并不一样。”覃舒婕回忆,“有一次我拍摄、观察的时机晚了一点,花朵的雌蕊柱头已经授粉膨大了。当时的我经验不足,看到什么就画什么,结果越画越觉得不对,于是又去查阅资料,向专家请教,最终改正了这一错误。”
“从一个小白,到掌握素描基础,再到用钢笔绘制,对我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一名植物科学画爱好者这样总结自己2年来接触植物科学画的经历,“一年两年画不好没关系,只要坚持到底总是能画好的。”
“坚持”,这也是很多植物科学画画家和爱好者共同的心声。在网络站点平台上、线下交流中,爱好者相互交流、切磋,还有不少人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参与,从小培养小孩子对于大自然的热爱。
刘运笑也经常为参观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小朋友们讲解植物画。如今,中国的植物科学画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
中国近代植物科学画起步至今不过百年时间,或许现在欣赏植物科学画的人群还尚属小众,但在细致、朴素的画面中,品读其中的科学内涵和美学意味,是来自人类亲近自然的天性。随着大众审美品位的不断的提高,更多人能喜欢上植物科学画艺术性和科学性结合的独特之美。
本报记者 黄敬惟《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8月08日 第11 版)
在位于北京的国家植物园(北园)科普馆中,一场特殊的植物科普展正在进行。展厅内呈现的不是鲜活植株,而是一幅幅精美生动的绘画作品。这是广州华南国家植物园与国家植物园联合策划的“芳华永恒——南北国家植物园画家笔下的珍奇植物科普展”,展出来自余峰、刘运笑、李爱莉、覃舒婕4位画家的作品。展览中,珍稀濒危、奇异美丽的植物在画家笔下被完美复刻,在画布上舒展着独具特色的魅力。
步入展厅,由华南国家植物园植物科学画画家余峰绘制的《杜鹃红山茶》是本次展览的重点展品之一。画面上,形似山茶的红色花朵大而艳丽,形似杜鹃的革质叶片边缘光滑,正面浓绿色泛着光泽,背面则覆盖白霜,画面一角还专门单独绘制了花瓣和花蕊的形态,以便观众精准了解植物的全貌。
伴随着讲解,中国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杜鹃红山茶的故事被娓娓道来。杜鹃红山茶野生种群数量稀少,上世纪80年代被中国植物学家卫兆芬教授首次发现并命名、发表。这是目前所发现的山茶属280多个原种中唯一可以月月开花的物种,弥补了山茶属夏季和秋季不开花的空白,为培育四季开花型茶花提供了重要种质资源。
然而,由于生境愈加恶劣、人为破坏和自身异花传粉繁殖难度大等多方面原因,野生杜鹃红山茶一度濒危。于是,科研人员经过严谨的调查研究,通过“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回归—商品化生产”综合性保育体系,建立遗传多样性资源圃,繁殖大量苗木用于野外回归,扩大生长区域,避免未来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时,原产地的野生植株可能因不适应而灭亡的情况。与此同时,利用嫁接、扦插、组织培养等方式规模化生产苗木供应市场,促进杜鹃红山茶的保护和利用。
如今,植株美观、四季开花的杜鹃红山茶已是园艺界的宠儿,成为南方园林中的常客。人们还利用它独有的四季开花的基因,培育了多种四季茶花品种,广泛栽植于园艺观赏。在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曾经“藏在深山”的国宝植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图画展示是公众容易接受且拓展科学认知的第一步。”策展人谭如冰介绍说。中国地域辽阔、山川纵横,植物种类丰富,通过画家精准描绘珍稀濒危植物的生活状态、生长规律与形态特征,跨越时空地将它们描绘在画纸上,有助于让更多人了解这些珍贵的植物并唤起人类对于植物和大自然的热爱。
有了越来越先进的摄影技术,“植物科学画”还有毫无意义?这或许是很多人的疑惑。但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摄影拍摄到的往往是植物的某个瞬间或一个侧面,但植物科学画却能够在一个画面上同时呈现出植物的所有关键特征,这一点无法被摄影所取代。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植物科学画对于准确性的要求很高,不仅要保证植物的不同部分严格按照比例如实绘制,还要求画家以构图巧思保证整体画面的美观和平衡。因此,画家需要在仔仔细细地观察的基础上深入阅读文献资料,了解这种植物的生活习性、生长环境,与相近种作对比与区分。
20多年前,年轻的刘运笑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后,进入华南植物园(现华南国家植物园)工作。国画专业出身的她有着不错的白描功底,但刚开始接手植物科学画工作时,不少特殊之处依然让她感到有些“懵”。
对植物科学画画家来说,难的往往是从标本“复原”。很多时候,植物学家在野外采集到的植物,等送到植物科学画画家手中已经是干瘪的标本——植物失去了原本绚烂的色彩,花朵叶片都被压得“粘”在一起,想象它原本鲜活的模样并不容易。
刘运笑介绍,拿到干标本后,画家通常会先采一朵花或一颗果用水煮,使其恢复舒展。由于植物科学画需要展示细节解剖图,因此画家不仅要持画笔,还要善用解剖刀,把植株解剖后放到显微镜下,仔仔细细地观察花丝、花梗、子房等结构。
植物哪里有托叶和腺点,长的是刺毛还是茸毛,植物的叶柄、花朵的柱头和花药等有多长,是否有特殊结构……一个个看似枯燥的专业术语,正是让植物从看似不起眼的标本,重新在画家笔下变得丰盈的关键。
回顾中国近代植物科学画的发展历史,《中国植物志》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大规模绘制植物科学画是为编纂《中国植物志》而生的,这项提出于上世纪30年代、工作延续到2004年的植物“人口普查”为中国植物学界贡献了160多名植物科学画画家。他们绘制了3万多种植物,完成了这部植物学巨著。但随着《中国植物志》的完成,他们或转行、或退休,如今专职的植物科学画画家估计不到10人。
然而,这并不代表植物科学画的凋零。现在依然也有不少爱好者和“新生力量”在关注植物科学画。
参展的90后画家覃舒婕本职工作是国家植物园的科普讲师。“最开始我只是想要记录下身边这些植物的变化。”她谈起自己开始接触植物科学画的契机时说,“后来发现,绘制植物科学画不仅让我增进了对于植物的了解,画出的植物也更直观,有助于科普工作的开展。”
为了更精准地描绘植物,覃舒婕通常会先将所要绘制的植物进行拍摄,然后再对着照片一点点观察、确认其植物学特征并完成绘制,并且要尽可能排除外因和植物个体差异导致的特殊性状,寻找到所绘植物特征的“最大公约数”。完成这样一幅画,要消耗她一个多月的时间。然后,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她对所绘的植物有了更细致、更生动的认知和了解。
覃舒婕还分享了一次“返工”的经历。“不同于静物描绘,植物是有生命的,在不同时间点观察到的植物形态并不一样。”覃舒婕回忆,“有一次我拍摄、观察的时机晚了一点,花朵的雌蕊柱头已经授粉膨大了。当时的我经验不足,看到什么就画什么,结果越画越觉得不对,于是又去查阅资料,向专家请教,最终改正了这一错误。”
“从一个小白,到掌握素描基础,再到用钢笔绘制,对我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一名植物科学画爱好者这样总结自己2年来接触植物科学画的经历,“一年两年画不好没关系,只要坚持到底总是能画好的。”
“坚持”,这也是很多植物科学画画家和爱好者共同的心声。在网络站点平台上、线下交流中,爱好者相互交流、切磋,还有不少人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参与,从小培养小孩子对于大自然的热爱。
刘运笑也经常为参观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小朋友们讲解植物画。如今,中国的植物科学画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
中国近代植物科学画起步至今不过百年时间,或许现在欣赏植物科学画的人群还尚属小众,但在细致、朴素的画面中,品读其中的科学内涵和美学意味,是来自人类亲近自然的天性。随着大众审美品位的不断的提高,更多人能喜欢上植物科学画艺术性和科学性结合的独特之美。